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乡村振兴怎么搞 产业发展来开道——省社会主义学院以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来源:扶贫工作队 梁世峰 时间:2021-04-02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目前全国各省市县都在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振兴的根本在于乡村产业的兴旺,只有通过发展产业才能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驻枫香坪村工作队积极谋划,分步实施,将产业发展尤其是村集体产业发展作为今年头等工作来抓,不断完善工作模式,取得良好工作成效。

提前谋划,抢抓政策机遇。2019年,省社院驻点村枫香坪村贫困户全部脱贫。2020年,工作队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夯实精准扶贫成果、谋划乡村振兴上来。2020年底,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和要求,国家民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民族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工作队闻讯便积极行动,一方面迅速与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沟通联系,详细了解申报要求和评选规则,另一方面与仁和坪镇政府、枫香坪村紧密协作,帮助准备申报资料和整理佐证素材。经过认真准备和通力协作,枫香坪村被推荐“全国首批民族乡村振兴试点村”,这既是对省社院过去五年精准扶贫工作的肯定,也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和资金支持。

学习先进,探寻发展模式。枫香坪村是五峰县的产业薄弱村,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产业发展模式是重中之重。工作队结合驻点村实际,多方调研,多措并举,因地制宜,探寻产业发展新模式。一是邀请省、市农科院、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专家来村调研指导,重点结合枫香坪村自然环境,了解畜牧业发展限制,查看林果业发展现状,测量土壤酸碱值,并设立土地改良试验田进行综合评估,锚定产业发展方向;二是向省财政厅驻南河村工作队学习先进经验,省财政厅作为五峰片区片长单位,起步较早,发展较好,形成了适应五峰地区气候环境的产业发展模式,工作队多次带领村“两委”深入南河村茶叶加工厂、合作社、林果园开展调研,结合枫香坪村实际,进行产业移植;三是多次联系县农业局、县社会主义学校等单位,争取政策、资源支持,重点为枫香坪村养牛合作社争取宜昌市产业薄弱村帮扶资金50万元,并积极争取县农业局秸秆回收加工补助和茶叶发展补贴。

筑巢引凤,打好发展基础。工作队针对驻点村肉牛养殖产业和甜玉米种植产业的发展实际,在驻点村中心地带建设300平方米扶贫车间一座,并安装饲草打包机和承重60吨地磅各一台,加工玉米秸秆为肉牛养殖提供饲料,一举推动养牛合作社和甜玉米合作社实现互补发展,同时根据发展需要,持续投入25万元资金扩建扶贫车间200平方米,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环境。工作队结合走访过程中群众反映的茶叶产业发展需要,急群众之所急,建群众之所需,自筹资金10万元,吸纳五峰县审计局帮扶资金25万元,在扶贫车间旁规划建设500平方生产车间一座,预计今年7月份完工。工作队还与村“两委”做好整体谋划,开展茶叶加工厂招商,并配套开设快递点,做到茶叶收、产、销“一条龙”,为驻点村茶叶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技术培训,增强内生动力。为进一步提升驻点村“两委”成员贯彻落实乡村振兴的能力水平,推动产业发展,省社院坚持每年举办培训班,重点针对驻村扶贫干部,村“两委”班子及后备干部、致富带头人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种植养殖技术等方面课程培训。同时,工作队注重将产业发展和农业技术培训相结合,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智力密集、联系广泛优势,组织开展“专家下乡行 技术促脱贫”活动,邀请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专家来村授课,深入牛场、茶田实地帮扶指导,并根据群众需求,邀请省、市、县养殖、种植业专家来村现场指导,手把手教学,从根本上提升村民致富能力和发展意愿,以技术推动驻点村产业发展、群众增收。

开拓市场,解决后顾之忧。产业发展最终需要市场变现,才能实现生活富裕的目标。省社院工作队坚持双线作战,从源头上解决产业发展后顾之忧。主动当好“调研员”,深入五峰县各农贸市场、生鲜超市、茶叶市场等地,了解牛肉、猪肉、茶叶等农副产品市场行情,与批发商详谈掌握产品销路、进货渠道、行业利润等信息,以市场需求规划驻点村产业发展,做到有的放矢;努力当好“推销员”,针对需要集中销售的茶叶、土鸡等农产品,工作队联系学院工会、相关企业进行合作采购,仅3月份就销售茶叶6万余元、土鸡3000多只。针对日常销售农产品,广泛联系商会、往届学员、同事、战友、朋友等,通过“贫困户+合作社+互联网+消费帮扶”的模式,依托驻点村3家合作社定向收购农产品,通过微信小程序、群接龙等开展互联网远程销售。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共中央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省社院驻村工作队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指引,努力把民族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努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产业发展为起点,统筹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