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在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2006-2008年度客座教授聘任仪式暨座谈会上的讲话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仇小乐
2006年1月5日
 
尊敬的各位教授:
  新年好!新年伊始,喜迎佳宾。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2006—2008年度客座教授聘任仪式暨座谈会在新校址召开了,各位教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我院的聘任仪式和座谈会,我代表全院教职员工向莅临会议的教授们表示热烈地欢迎,并致以衷心地感谢!
  在座的各位教授中,有的教授是十几年来一直关注和支持我院教育事业的老朋友,他们见证了我院由旧址到新址,由复办筹建到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并为此做出了许多无私奉献;有的教授是近年来为我院教育事业做出新贡献的新朋友。无论是老朋友还是新朋友,你们都为我院培养高素质的统战人才做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贡献,给我院和学员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受到了学员们由衷地称赞,他们说:“导师们充满睿智与激情、富于思辨与哲理、内容丰富与翔实、立意新颖与深远的授课给我们全体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导师们治学严谨、求真务实、脚踏实地、不遗余力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的优秀品质,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今天,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全院教职员工和曾经聆听过教授们讲课的全体学员,向各位教授表示最衷心地感谢!
  在座的各位都是资深教授,个个都是教育战线上的行家里手。今天请大家来,一方面给大家颁发2006至2008年客座教授证书;另一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湖北社院和湖北中华文化学院的概况,汇报我院2005年的教学科研工作和2006年教学科研工作思路,听取各位教授的意见和建议。
  一、简介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和湖北省中华文化学院
  省社院创建于1957年11月,原名为政治学院,1984年省委根据中央指示精神批准恢复,更名为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1988年省社院开始边筹建边办学,1992年9月8日在武昌阅马场灰楼原址正式开班办学。2000年省委、省政府批准重新选址兴建省社院。2003年9月新建的“社院大厦”落成,我院迁入新址。新建的教学综合楼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拥有现代化设备的学术报告厅、多媒体教室、会议室、多功能厅、学员宿舍、大小餐厅、包房等,还给学员宿舍安装了网络,开通了宽带网。整个学院的硬件设施跨入了全国社院一流的行列。
  省社院是中共湖北省委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高等政治学院,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的联合党校,是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部门,担负着培养统一战线三支队伍的重任(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队伍;统一战线其他方面的代表人士队伍;统战工作干部队伍)。由于社院培训的对象大都是各领域里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人士,他们具有“三高”的特点,即高层次、高学历、高职称。因此,教学要求也高,主要是培养有统一战线政策理念和专业知识的人才,培养有作为的社会活动家和政治家,培养能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共事,具有较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能力,能带领群众前进的代表人物。社院教学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以及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爱国统一战线相关的其他课程。其中有一部分教学内容与中共党校的教学内容相似,如“三基本”(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五当代”(当代世界政治、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科技、当代世界军事、当代世界人文思潮);有一部分是我们社院的特色课,主要包括“三论、两史、两观”,“三论”即统战学理论、中国特色政党理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理论;“两史”即中共统战史、民主党派史;“两观”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观、宗教观。社院在教学方法上实行“三为主”的方式(以自学、研讨为主,以阅读原著为主),坚持“三自”、“三不”方针(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切实做到“三个结合”,即学员自学与必要辅导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工作研讨相结合,校内学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抓住自学、辅导、研讨、考察、总结五个教学环节,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员和教师两方面的积极性,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努力增强教学效果。
  省社院复办17年来,在统一战线教育培训和理论研究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共举办各类进修班、培训班、研讨班和读书、学习班154期,培训党内外干部和代表人士6430余人,为支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统一战线三支队伍建设做出了贡献。一批批党外人士经我院培训后,走上了省、市(州)县政府、司法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岗位,他们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推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科研上,我院创办了《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双月刊),编辑出版了《统一战线40年论文集》、《爱国统一战线基础》、《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辅导读本》、《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等专著和教材,参与中央社院编写了《统一战线疑难问题》、《中华文化概述》等辅导书籍。此外,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了论文100多篇。这些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院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和提高。
  去年7月,根据中央统战部印发的《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暂行条例》(统发[2003]69号)的相关规定,经报请省委批准,省委、省政府同意我院加挂湖北省中华文化学院牌子,湖北省中华文化学院与省社院为一套机构、两块牌子。湖北中华文化学院以弘扬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促进祖国完全统一,推动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联合为宗旨,面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开展文化教育、研究和交流,同时为湖北人才培养提供教育服务,开展中华文化、艺术、经济管理、外国语及职业技能等五大类的培训。去年,按照文化学院的宗旨,我们以荆楚文化为切入点,举办了中华文化系列讲座。邀请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著名教授冯天瑜来院讲授了“张之洞与湖北早期现代化”;邀请湖北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来院讲授了“武汉百年”。同时充分利用我们现有的职业培训资格和条件,对我院服务中心聘用的部分在岗技术人员进行了职业技术培训和考证工作。另外我们还联合社会力量办学,与武汉市武昌景深文化教育培训中心签订了播音与主持艺术项目培训的合作协议,与省台办联合举办了“全省对台交流干部培训班”。文化学院积极调整思路,努力开展工作,以适应社会需求,面向社会培训人才,拓宽了我院办学渠道。
  二、 2005年湖北社院教学科研工作
  2005年是我院全面学习贯彻落实《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暂行条例》和《省委统战部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学院建设加大党外干部培训工作力度的意见》(鄂办发[2004]68号)文件精神,加强社院正规化建设的一年。一年来,我院按照《条例》和省委68号文件精神的要求,努力构建湖北社院教育体系,加大教学、科研力度,加强学科建设和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班次、学制、招生和教学组织管理工作,扩大培训规模,提高教学科研质量,推动教学科研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0期,培训学员1081人,年培训量创省社院复办以来新高。
  1、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宣讲中央5号文件精神结合起来,确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5号文件精神进教室、进教材、进学员头脑。
  社院性质决定了社院教学培训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2005年2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即中央5号文件,这是指导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多党合作的纲领性文件。学习宣传贯彻中央5号文件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我院及时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宣讲中央5号文件精神结合起来作为去年的教学重点,列入每期培训班教学计划,确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5号文件精神进教室、进教材、进学员头脑。在教学中做到“两个结合”:一是把宣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5号文件精神与宣讲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点、特点密切结合起来,引导学员深入了解和自觉实践我国这项基本政治制度,增强自觉抵御西方多党制、两党制影响,坚定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念;二是把宣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5号文件精神与实现建设高素质的参政党目标结合起来,通过大力宣讲参政党在我国民主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所起到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引导学员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建设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参政党。这一重点教学,奠定了学员们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思想基础,切实把学习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5号文件精神引向了深入。
  2、努力适应我省统一战线工作需要,增强教学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近年来,我省统一战线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统战成员不断扩大,统战工作的领域更宽、范围更广,我们面临的教学培训任务更为艰巨。我院努力适应统一战线的这种新变化新要求,分类别、分层次进行教学培训,提高教学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去年,我们分类进行培训,在教学培训类型上呈现多样性:既承办了“全省中青年台胞培训班”、“全省宗教界人士学习班”、“全省市(州)海联会会长培训班”,也举办了“全省无党派中青年知识分子培训班”、“咸宁市民营企业厂长经理培训班”、“全省中小企业统计干部培训班”等班次,培训类型覆盖了统一战线的诸多方面。我们分层次进行培训,在教学培训层次上呈现多层性:如在民主党派干部培训方面,既联办了“中央社院第十三期民主党派干部培训班”,也举办“全省民主党派市州组织主委研讨班”、“全省民主党派中青年骨干培训班”、“各民主党派新党员、新会员培训班”等班次。在统战干部培训方面,既承办了“东风汽车公司党委书记、党工部长(统战部长)研讨班”,也举办了“荆州市基层统战干部(乡镇统战委员)培训班”,培训了我省统一战线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统战人才,适应了我省统一战线工作的需要。
  3、提高教学科研质量,推动教学科研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根据学院教学计划的安排,去年教研室有四位同志在主体班上讲了六次课,教学人员均能很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特别是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在教学质量上也有明显提高,从学员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反馈的情况看,各项评估指标均在良好以上。我院科研工作,着眼于“创品牌、育人才、建基地”的科研方针,在往年的基础上,切切实实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全年共撰写出论文12篇,有4篇论文分别荣获省委统战部统一战线调研宣传成果一、二、三等奖、省高校统战理论论文三等奖,5篇论文获优秀奖,这是我院自复办以来,获奖数量最多的一年。同时,教研室同志撰写的《略论抗战时期毛泽东关于坚持统一战线和党的独立性思想》,被《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大型文献收录,另一篇论文《国民参政会是人民政协的萌芽初探》,被《社科研究》全文转载。我院学报的质量正在不断提高,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大大增强。去年我院学报加大了在各专业网络的宣传力度,继2003年加入《中国学术期刊网》之后,去年又相继签约加入了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暨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中文科技期刊网》、台湾华艺数位艺术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电子期刊服务(CEPS)数据库》、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我院学报在核心期刊的转载率也有所提高。2005年我院《学报》刊登的文章已有4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是历年来转载率最高的年份。另外目录索引率高达70%以上。
  我院去年教学科研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条例》的要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培训经费少、专职教师缺乏、学科体系、教学大纲尚不健全等原因,大多数主体班次学制较短,最长的班次只有45天,短的班次只有2天,存在着以会代训的现象;二是由于党外干部培训缺乏有效地约束机制,导致有的班次学员到校率不高,到校后到课率也不高;三是举办非主体班次受联办单位制约较多,落实培训计划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缺乏有力的约束性,培训时间太短;四是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师上课锻炼的机会少,缺乏教学经验,请有关专家进行教学辅导的工作未开展起来;五是科研工作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教研力量薄弱,平时忙于应付日常工作较多,有计划地组织教研人员开展研讨活动不够,对外学习交流研讨不够,与客座教授密切联系不够。
  三、2006年湖北社院教学科研工作思路及打算
  2006年是实现我省“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开局年,也是我院深入学习贯彻《条例》精神,大力开展正规化建设的关键年。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巩固和发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基本点,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着力增强办学能力,不断提高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水平,扩大教学培训规模,为我省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新一轮的新老交替和政治交接提供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方面的支持,为全面建设我省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湖北提供统一战线各方面的人才保证。
  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提高培训质量为中心,进一步完善各班次的教学计划和内容。
  今年我院拟举办各类培训班16期,培训人数850人。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培训任务,我院要按照中央统战部、省委统战部和社院《条例》的要求,逐步规范学制,与时俱进,进一步完善各班次的教学计划和内容。要针对不同类型班次、不同培训对象、不同目的需求及培训时间的长短进行个性化课程设计,进一步提高教学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今年,我省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面临着新一轮的新老交替和政治交接,我院要着重办好各级民主党派组织后备干部(拟作实职和政治安排的人选)培训班和民主党派机关干部进修班(学制分别为2个月和1个月),为2006年、2007年的民主党派组织换届培训好人才。在教学上,要坚持以政治培训为主,突出重点: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学中始终贯穿这条主线;二是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五中全会和5号文件精神,设置系列专题进行深入宣讲;三是突出“三论、两史、两观”社院的特色课,完善教学布局。教研室一方面对现有教学科目的内容、课件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力争上半年通过两个科目的试讲工作,即《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和《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科目,并在下半年的主体班次上授课。下半年还要力争完成《参政党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观》和《民主党派史》等三个科目的教案初稿;四是国际国内形势、社会热点问题等专题报告;五是《公务员法》和行政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和培训使学员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进一步增强与共产党团结合作意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加强科研工作,推进学科建设,整合社会力量,为提高科研水平打造新的学术平台。
  我院是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因此,我们的科研立足在统战理论政策研究方面。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基础,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指导思想,注重“四个结合”。一是把科研选题和教学选题结合起来;二是把科研与教材编写结合起来;三是把科研与学科建设结合起来;四是把科研与统一战线重大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在立足于培养和依靠我们自己的教学科研队伍的基础上,树立大统战、大教研的思想。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充分利用社院课堂教学这个大讲坛,广揽名师,借助社院《学报》这个理论研究的大论坛,广揽贤文,广泛联合统战系统、社院系统、省委党校、省社科院、高等院校和客座教授等各方面的教学科研力量,建立开放的教学科研体制,促进我院教学科研上档次、上规模,教学有名师,科研出精品。为此,今年我院准备抓好以下几项科研工作:一是撰写论文。教研人员全年撰写两篇以上统战理论论文,其中一篇参加湖北省高校统战理论研究会第22次年会;一篇参加湖北省统战理论研究会2006年论文评比,每人在公开出版的报刊上发表一篇论文。二是成立课题组,开展重点课题的调查研究。上半年完成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中标课题——《新的社会阶层对统一战线的影响》;力争再向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申报一个重点课题,并做好课题的各项调研工作;组织好湖北省统战理论研究参政党理论建设课题组的各项科研活动,拟定“参政党理论建设课题组工作方案”,分工协作,力争出成果。三是广泛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四是做好教材编写的各项工作。完成《提案精选》的编写和出版工作。五是组织好湖北省高校统战理论研究会第22次年会。
  3、培育精品课程、实施名师工程,进一步加强高素质的社院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培育精品课程、实施名师工程是统一战线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办好社会主义学院的需要,也是提高社院教学质量的根本。因此,应把培育精品课程,实施名师工程作为推进社院学科基本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措施来对待,用精品课和名师引领社院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其示范作用。一方面要培育我院的名师和精品课,努力为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条件。一是采取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方式,举众力推出优质教案;二是拜师求教,借助名师名家的力量提高我院教师的教学水平。我院拟请客座教授为教学人员专题介绍如何与时俱进地备好课、讲好课,提高教学人员的基本素质和授课艺术;三是多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研讨、考察、统战工作实践的机会,通过多方面地学习和实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政治理论素质和教学水平;四是鼓励教师多上课、上好课,给教师多创造一些上课锻炼的机会 。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名师名家课题库,在已聘客座教授22名的基础上,进一步聘请名师名家作为我院的兼职教授。按照每门重要课程选配2—3名教授的比例抓好落实。名师名家所讲授、所研究的学科力争涵盖统战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行政管理学、文学、史学等学科,形成名师名家、精品课程荟萃格局,以满足我院正规化教学培训的需要。
  4、充分利用湖北社院和湖北中华文化学院两块牌子,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办学渠道,形成“两院”办学特色。
  湖北社院和湖北中华文化学院犹如机之两翼比翼双飞、车之两轮并驾齐驱,既要各司其责,又要互为补充,共创佳绩。省社院要在立足“三支队伍”教育培训的基础上集中全力办好进修班、培训班、研讨班、读书班等主体班次,同时,针对我省统一战线范围扩大、培训对象增多、培训层次细化等新情况,采取联合办班、委托办班、异地办班、出境办班等多种形式举办各类非主体班次。形成长短班次相结合、主体班次与非主体班次相结合、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班次相结合的培训格局。今年,除坚持办好常规班次以外,拟新增“新社会阶层人士培训班”、“党外实职干部研讨班”等班次。
  湖北中华文化学院要以爱国主义为宗旨,以中华文化为纽带,面向港澳台及海外华侨华人,面向我省现代化建设和统一战线工作的实际,拓展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一是拟安排4—6次中华文化讲座; 二是组织开展楚文化学习研究活动,收集、整理荆楚文化资料,参与中华文化学院《中华文化丛书》—荆楚文化篇专集的编写工作;三是积极开展与省台办、台盟、侨联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和合作,力争利用暑期和适当的时间,安排华人华侨子女学习中华文化;四是继续加强对港澳台及海外的联络工作,加强与各党派、工商联和省直统战系统和各有关部门的联系,开展文化交流和联谊活动;五是面向社会开展职业资格类的教育培训活动,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力争一定的经济效益。
  以上是我院2006年教学科研工作方面的工作思路和打算,期盼在座的各位教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06年的一月是个喜庆的月份,元旦刚过,月末新春佳节将至,我谨代表全院干部职工向在座的各位教授拜个早年,恭祝各位教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全家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教务处供稿